速度滑冰, 当然是和滑冰速度相比——看谁滑的快。
        但是昨晚看了索契冬奥会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后, 我觉得有时候速滑不仅仅是速度。 4名决赛选手——韩国人、意大利人、英国人、中国人、中国选手李健柔分列第四车道, 这意味着她的半决赛成绩在这4人中排名第四。 比赛开始后不久, 英国和意大利运动员相撞摔倒, 随后将韩国运动员拉倒在地。 只见韩国运动员迅速起身, 却又滑了出去, 又摔倒了。 这时可以看到, 最先摔倒的运动员已经滑到了她的面前。 最终, 意大利选手获得银牌, 韩国选手因英国选手犯规获得铜牌。 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? 说明如果在比赛中摔倒,

“起床”的速度就变得很重要。 韩国选手第一个爬起来,

如果不是第二个摔倒, 那银牌应该是她的。 意大利运动员起得很快, 又抓住韩国运动员爬上爬下的机会, 抢到了银牌。 现在回到李健柔身边。 她获得了金牌, 看似“上帝也帮助我”, 实则“人为”。 同组的三名中国运动员半决赛, 夺金大热门范可欣不慎摔倒, 第二大热门刘秋红也受到影响, 原本扮演“帮手”的李健柔 , 是“一项重大责任”。 最终, 她战斗到了几乎与第一名同时突破的程度。
        关键时刻敢拼, 这是她的“成就”之一。 作为唯一进入决赛的中国运动员, 她别无选择,

只能寄希望于保住中国计划中的金牌, 尽管许多人可能并不特别看好这个希望。
        当前三名在比赛中连续倒下时, 她几乎毫无影响地“滑了自己”, 然后抓住了“天赐良机”。 冷静和紧张, 这是她“成功”的第二部分。
        所以, 李健柔配得上这枚金牌。 比赛场地是公平的。 半决赛范可欣落败, 但李建柔在决赛中弥补。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 如果李健柔没有做好准备, 那么成功就不会回来。
        因此, 速度滑冰有时需要的不仅仅是“准备”的速度。